您当前位置>首页>新闻资讯

李东生:“把产业和供应链能力更深入地扎根到全球主要的区域市场”

发布时间:2025/3/10 17:14:26游览量:336次

“在诸多国际规则变化因素的影响下,全球产业链从单纯以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最大化,转向要兼顾各种因素;从一个中心转变成多中心,形成区域产业链或是单一国家的产业链。”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,全国人大代表,TCL创始人、董事长李东生在接受多家媒体专访时表示,“我们的全球化是一个长期的战略,我们要适应全球贸易规则的变化和经济格局的重构,把产业和供应链能力更深入地扎根到全球主要的区域市场。”

李东生认为,科技能力成为中企构建全球化格局的一个重要支点。单纯的加工制造是无法构成竞争优势的,在把产业、供应链转移出去的过程中,要想保持中企的优势,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技术上有优势。

值得一提的是,TCL连续两届参展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(以下简称“链博会”)。2023年举行的首届链博会开幕式,李东生曾发来贺词;2024年举行的第二届链博会上,李东生受邀出席参展参会企业代表座谈会时表示,面对全球产业格局重构,TCL将坚定全球化战略方向,持续完善全球产业链、供应链布局。

在第二届链博会上,TCL通过TCL实业与TCL科技两大主体参展,围绕智能终端、半导体显示、新能源光伏三大核心产业,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支撑构建三大泛半导体供应链。携手日本AGC旭硝子、韩国三星、联想、小米等上下游产业,共同发力构建显示行业供应链安全、高效、稳定的运营体系。

“全球化就是本土化”是TCL长期以来的口号。不仅在组织方面,在企业经营能力建设方面也是如此,“我们在每个区域的经营,都是由本地的管理团队、经营团队来做,总部更多的是在中后台提供支持。”李东生介绍说,通过企业干部和员工的全球化,TCL从一个中国企业真正转变为全球企业,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依托当地、效率高、竞争力强的企业组织。

李东生强调,为实现扎根区域的目标,TCL在组织上进行探索,把统一的全球业务管理总部拆分成5个区域总部,每个区域总部都有相对完整的功能,供应链的布局、制造能力、产品设计能力、营销服务能力等都在这个区域内建设和完善。

此次参加全国两会,李东生拿出的建议之一是《关于优化中国科技制造业融资环境的建议》。在这份建议中,李东生提出,要为头部科技制造业提供资本市场的创新服务和支持;对头部科技制造业适度放宽股权融资限制;按照明确的法规审批项目,提高资本市场融资的可预期性。

李东生表示,科技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有持续的资本投入,这些资本投入除了来自项目的股东方面,也需要来自资本市场。他认为,中国大陆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国(境)外企业不一样,技术上处于追赶阶段、发展规模上资产较小,没有足够的融资支持很难发展。

李东生认为,科技制造业是一个高科技、重资产、长周期的行业。“科技制造业必须建立起竞争力,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球的制造业竞争、工业竞争当中建立优势。科技制造业属于基础产业,是必须要发展好的。”

“从整体来看,中国科技制造业已具备性价比和质量的双重优势。在成本效率方面有优势,在技术创新方面也正快速赶上。”李东生表示,科技制造业在制造业中更加强调科技属性,有更大的技术能力支撑。而中国头部企业已经在专利方面取得丰硕成果,在全球同行中处于靠前位置。

以TCL为例,该公司累计申请专利达11万件,其中PCT专利1.8万件,且每年都在增长。“技术的投入、技术能力的积累支持着中国科技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。”李东生说。

上一篇:“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惠及全球”——访比利时中国经贸委员会主席德威特 返回列表 下一篇:数箭齐发,中方迅速出招反制美国加征关税

泰山创谷
客服微信 : taishanchuangu
客服电话 : 0538-5073088

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

周一至周六 9:00~17:00

非工作时间,请您微信留言,我们会及时回复

返回顶部